2023年3月4日 星期六

多頭行情時也要控制風險

     2月27日一筆定期存款結束後,沒有再續期,買入一支重工建築機電相關的股票,買入價166.555。暫時仍然保持謹慎,尚有少量現金可增持美股,慢慢買,不用心急。

    自去年十月底做大筆定期後,為打發時間,有餘暇就閱讀投資書,如陳江挺「炒股的日記」,費雪「非常潛力股」,目前在看霍華.馬克斯「投資最重要的事」,關於理解及控制風險的章節有清晰的描述,兼有四位財經名家評註每章節,值得一看。Howard Marks認為,股價波幅並非風險。控制風險很少會得到奬勵,多頭行情時更是一點奬勵也沒有。原因就出在風險是隱藏的、看不見的。風險(也就是發生虧損的可能性)觀察不到,能觀察到的只有虧損。只有在風險碰到負面事件時,風險才會造成虧損。

    就算環境有利,也只是那天(或那年)可能呈現的其中一種環境。實際上,過去環境裏沒有出現負面事件,不代表負面事件不會出現,不代表不需要控制風險,即使結果顯示當時並不需要。

    就算虧損沒發生,風險還是有可能存在。沒有虧損不一定表示建構的投資組合是安全的。所以多頭行情時還是可以控制風險,只是因為沒有遭受考驗而觀察不到,因此無法獲取奬勵。

    投資的風險可歸結為兩個,虧損風險與錯失機會風險。要大幅消除其中一個風險是有可能的,但不可能把兩個風險都消除。在一個理想世界中,投資人會對這兩個考量做出權衡,但有時候,當鐘擺擺盪到高點時,其中一個風險會居於主導地位......

    版主對長線投資指數或個股持肯定的看法,不過一向不反對Timing,於熊市來臨前大幅減低倉位曝險值,有好有唔好,好處是減低虧損發生的風險,但也會有錯失隨後投資機會的風險。



2023年2月5日 星期日

疑點

     最近眾多大行、股評、網上KOL相繼變得對後市樂觀。早前看到信報某專欄,認為美股牛市2023年一月已誕生,理由是美股科技及半導體走勢自年初起強勁,契媽股翻生,以及有景氣金絲雀之稱的Caterpillar股價創一年新高,熊市期間是不會出現這現象。












    然而,若細看Caterpillar過去30年走勢圖,則發現疑點叢生。圖中紅框框著的時段都是美股熊市時段,共同特徵是熊市中段或之前走勢仍可屢創新高,直至熊市後段才再大跌,皆跌破200週線,熊市才證實結束。所以版主以為,不應以重工挖土機這類型股票股價近月仍創新高來作為熊市已經結束的理由。




   再看看軍工國防生產商Lockheed Martin。 圖中紅框框著的時段都是美股熊市時段,在熊市前中段LMT股價屢創新高,但到了熊市尾段,才出現最後一跌,為期半年,跌穿或跌近圖中的200週移動平均線,整個熊市才結束。目前Northrop Grumman和Lockheed Martin走勢轉弱了1個月,但仍未跌穿200週線。版主以為,歷史未必會重覆,凡事保持open-minded,但牛市誕生一說仍有疑點。單以紐交所及標普五百市寬近數月轉好、創新高股票數目-創新低股票數目自2022年熊市以來企回正數上方、加息週期近完成,其實也未必能證偽「熊市未完」。

    一筆定期於2月27日結束,最快也要到月尾才可買股票。



2023年1月2日 星期一

2022年結

     2022年回報為-0.3%,過去一年個人組合操作偶有小錯,但大體上因注重Timing,宏觀經濟及控制最大回撤(maximum drawdown),因此總算無風無浪,無驚無險渡過一年。過去一兩年見唔少人對timing、趨勢投資方法甚不以為然,嗤之以鼻,不過版主衡量過後,這方法較適合自己性格。老實講,版主不需要人家認同我的看法,投資路多是孤獨的。版主追求的是資產回報平穩向上,儘管是慢速的。或許和父親的保守心態一樣,我繼承了他的性格。

    2023年上半年,版主仍然維持2021年10月的看法,不甚看好美股後市,風險似乎未完全釋放,2022年第四季道指仍處近歷史高位,仍領先納指,反映大勢力資金仍處防守性部署。後市有兩個可能性,道指帶領納指走出熊底,第二可能性是道指跟隨納指沉淪,尋找熊市底部。看過一些分析,似乎後者可能性較高。地緣政治方面,黑海小國摩爾多瓦情報部門早前擔心來春分離地區會被某國攻擊。若說2023年的黑天鵝,始終還是東南歐引發的機會較大。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五

提早收爐

     剛於晚上485.93沽出Northrop Grumman。沽出原因是整個版塊動力有轉弱跡象,早兩週向上突破失敗,未能企穩高位。美國和沙地阿拉伯交惡,可能醞釀停止軍售予沙地阿拉伯,沙地是美國軍工最大買家之一,短期可能導致軍工業股價弱勢。臨近業績期,由於持股今晚已沒甚麼盈利在手,因此在業績期前夕離場會較好。今年大盤走勢和2008年有相似之處,擔心覆巢之下無完卵。觀乎上次的走勢,最強的板塊/個股在大熊市後期多數亦難逃一劫。

    炒股的最高原則是敗而不倒,碰上60年一遇熊市,須要嚴厲執行浮動止賺/止蝕。

    錢用了才是自己的。昨晚剛於英記茶莊購買了3罐大紅袍、金雞冠鐵觀音、極品鐵觀音,三種都是青茶/烏龍茶,經半發酵工序,不寒不熱,性質介乎紅茶和綠茶之間,適合秋天季節品嘗。平時版主飲開特種鐵觀音和偶爾一兩次碧螺春,希望今次味道和口感會有驚喜吧。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無招

     本週的組合今年回報已近乎板回敗勢,全週計諾斯洛普·格魯曼上升了5.48%,週線圖收市價創歷史新高,儘管過程是相當緩慢,似乎預示未來1-2週內股價將可再創新高。一筆半年定期結束後再續一年,版主提前將收益入賬(很古惑吧?)。自去年10月中一文「市場氣氛轉變急促」,指出市場瘋狂炒半新股UPST,AFRM,以及12月初一文「等待」指出不少界別及板塊出現頭肩頂、雙頂、three pushes型態後,大盤走勢出現若干不正常運動,版主一直不大看好後市。目前,美股大盤強勢板塊已然寥若晨星,短期內無甚意欲增持股票,直至下年2月下旬另一小筆定期結束後再作增持吧。月尾業績期就到,另一大關的考驗又到,是決定今年回報能否進一步改善的關鍵。

    股票買賣的思維方式不是機械式的,股票的博奕是心的博奕。炒股的招式五花八門,價值投資學派、長線投資、趨勢投資學說、圖表技術派、回檔搶反彈、跌勢抄底派......招式是學炒股的入門,招式之後是練心,最終目的才是成為無招的高手。用心來感應一個投資是否乎合大戶的心理節奏,然後投入資本。一旦市場證明自己是錯的,那就認錯出局;對了的話,就尋找一個臨界買點加注。在不斷的試錯過程中,例如把資金分成5-8份,每次進場不要下注太大。倘若能將勝率從五成提升至六成或更高,那便能有恆久利潤,進而追求卓越。

    在實際操作中,無法讓所有方法同時運用,在特定的環境及市場,只能選擇一至兩種適合自己性格的方法,絕對沒有一招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絕技。

    炒股的最高原則,和做生意一樣,是「敗而不倒」保本為第一要務,在保本的基礎上再考慮如何賺錢。判斷大盤或個別股票何時正常運動的概念,在版主眼中是頗為重要。只要大盤或個別股票運動正常,在買對股票的時候就必須按兵不動,秘訣不在於如何思考。

    版主還是那句,不必拘執,隨機應變




2022年9月24日 星期六

熊三終極一跌

     版主不打算變更公積金計劃,為被動式指數投資,超過三十年後才能提取,以後不會再在此記錄。這裏顯示的配置是銀行裏的簡單戶口配置,反映主動操作手法。

    10月5日的較大筆半年定期結束,看來熊市仍處中期或下半場早段,版主有意把目前84%美元定期於期滿日再續1年美元定期,但降至70%,另留下約13%現金作為隨時出擊或撈底需要。

    緊縮的貨幣政策下沒有牛市。

    過去九個月大盤的跌幅反映殺估值。經濟衰退在即,沒有大規模的企業盈利下調,投資人不會恐慌,市場不會見底。

    最強的逆風仍未到。熊市總是在等一個壞消息。只有消息夠壞,市場才能產生基本面耗盡式的熊市三期終極一跌,真正進入谷底區。

    高通膨引發的熊市一般較為漫長,宜耐心等待。



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

經濟領先指標

     Northrop Grumman日線圖收市價未創新高,但本週週線圖收市價率先創出歷史新高,版主以為下周應有力向上挑戰前新高價位497.2。版主記得有blogger前輩曾提及看股價圖宜用週線圖,可過濾雜音,剔除一日半天的市場擾攘訊號,有助判斷中短線趨勢。

    下一輪新牛市誕生,新一批領導股或許可從目前股價仍相對處於目前歷史新高位徘徊的板塊及個股中尋找,但選擇不多,寥若晨星,如目前的股王蘋果,Northrop Grumman,廢物處理股,部份公用/天然氣股。其它漏網之魚,歡迎大家提出。

    另外,一個具重要經濟榮景指標的The Conference Board編制的US. LEI 6-month growth rate(%, annualized)7月為-5%,出了warning signal,只要近月再跌>5%,recession signal 便有機發出。聯儲局短期內仍會較大幅度加息及加快量化緊縮。版主目前相對稍微審慎,大市後向可升可跌。Every swords has 2 sides.凡事皆有可能,保持平常心便可。